
{{ item.time }}

4月以来,示范区持续干旱少雨,全区平均降水量8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91%,加之高温大风天气较多,全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,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面临严峻挑战。为科学应对旱情,示范区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,全区上下一盘棋、一条心、一股劲,迅速行动,精准施策,全力保障山区群众生活用水和必要的农业生产用水需求,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。
旱情就是命令,抗旱就是责任。示范区高度重视山区群众供水保障工作,专题召开山区供水调度会,成立示范区农村供水工程应急救援救灾工作专班,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镇、村全面排查,充分掌握山区镇、村用水情况。制定《济源示范区农村应急供水方案》《示范区农村应急供水各镇需求表》《示范区农村应急供水第一批车辆调度表》等工作方案和措施计划,科学调配水资源、实施应急送水等工作,全力做好山区群众饮水保障工作。
记者采访了解到,为解决供水难题,示范区统筹调配全区水源地资源,全面摸清水源位置及水量。水利部门、住建部门与市水投公司、焦作市引沁广利灌区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,先后在第三水厂、黄河大道西段、济水大街西段、愚公水厂、坡头集中供水项目、南部集中供水项目等处设置应急取水点6处,改造应急取水设施3处,协调引沁灌区向愚公水厂进行补水,确保取水点水量充足。
与此同时,示范区水利局、应急管理局、住建局、财政局、民政局等单位与各分包山区缺水镇、村紧密配合,积极协调应急供水车辆,全面加强服务,为群众送水上门。
5月9日,在王屋镇封门村送水现场,一辆辆环卫洒水车化身“移动水站”,把水送到了群众家门口。
“政府送来的不仅是水,更是安心!”看着那一桶桶清水,村民齐声夸赞。
据统计,5月4日以来,示范区已累计向邵原、下冶、王屋、大峪和承留5个镇调度送水53车,向群众送水1770立方米,有效保障了1.6万余人的生活饮水。目前,山区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正在有序推进,山区群众生活饮水得到了及时保障。下一步,示范区各相关部门将全面加强协调配合,继续采取有力措施,持续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,确保农村群众饮水安全。
“太行八陉及太行山文化”课题组在济考察并召开座谈会 徐衣显在座谈会上致辞 唐晓峰讲话
发布时间:2025/05/12文章搜索